坐以禪 得以道
致明觉·慧一
王濶海/文
古今凡有成者,其身必居二勢,一是天性内美,璞玉可琢:二是持恒修能,參禪悟道;二勢具必心慧眼明,睿智通達,心歸于静,神游于藝,業精于勤,自得以道,可有翹楚之望。
修持者,增益减弊也。增則廣開學涯,如填深壑,不啻勞其筋骨,苦其心志,更要抱殘守缺,永無盈滿之心,方可持修久遠:减則達無為之境也,不可從俗沉浮,得喜自矜。指摘利弊,均以修美為高標,不以得失為計較。
縱觀明覺·慧一之中國畫作品以工筆重彩為主體,融詩、書、畫、印為一爐,且廣推畫风,氣象蔚然,有的作品亦不失畫中上乘,如表現清末民國時期的江南花傘女子,變形誇張,内韵秀美,高雅隽永,耐人尋味。
蓋其内美所要者有三:一為流光餘韵,那些采用壁畫殘卷爲意象表現的佛像、仕女畫作,深得古雅玄妙之氣象,凝眸畫作,可感知時光干年流動,抑或是歷史凝滯一刻之美妙。在此,中國畫顏料在新的手法嘗試中,大大增强了畫面的細膩、幻化之藝術感染力。
其二:禅院恍事意象。明覺·慧一能够充分運用文人畫品格,人物誇張的造型,得體精妙的書法,高馳邈邈,格律工整的詩文,加之富有金石之氣的篆刻印章,透出文人畫應有之内涵。
覺禪書院,吾之齋號也,人物形意,盡來憶昔恍兮忽兮之感覺。這是明覺對禅院恍事意象之深切獨白。
其三:舊事花容意象。以花喻人,借境喻事,精刻細繪,疏疏朗朗,輕鬆自然,在花開花落間,體悟與表達人生之悲歡。“花貌已隨風吹去,紅雨又落溪上流”。此句正是明覺借丹青而感物咏誌的詩情。
綜上所言這些文人畫品格,究其肯綮亦與明覺書法有因。觀明覺爲書,得晋元之氣,機鋒回轉,自顯丘壑,收放有度,性情自在。藝進于斯,餘為其師,頗感欣慰:唯增其個性之純粹,藝精于化,意歸于淡,修美久遠,為吾所期。
乙酉(2005年)夏月王阔海于京華知漢齋
明覺尺八·空谷·落雪無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