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府藝術院·覺禪書院·明覺·慧一

  • 明覺和慧一的藝術世界

    明覺和慧一的藝術世界

    明觉,号觉翁,别署晏公,本名宋绪军。斋号觉禅书院,紫府藝術院,亘又斋,书香馆。1971年生于山东泰安,2000年定居北京,书画家,诗书画印为其一生之事业。2022年后亦定居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。

    慧一,别署思萌,工笔画家,1979年生于黑龙江双鸭山。艺术成就梦想,其独有的天赋,成就了绘画以玄色令人叹观,颜色以其厚重中凝聚着时光的自然密码,让人回到千年前的那一刹那时。工笔画由慧一賦色完成。

    觉禅书院和紫府藝術院是明觉的艺术工作室。觉禅书院是2009年9月9日落成于世界著名画家村中国北京宋庄艺术区。紫府藝術院于2023年9月9日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落成。

    五臺山清涼閣書院·雪景
    五臺山紫府藝術院·雪景
  • 空谷·落雪無痕

    空谷·落雪無痕

    古今凡有成者,其身必居二勢,一是天性内美,璞玉可琢:二是持恒修能,參禪悟道;二勢具必心慧眼明,睿智通達,心歸于静,神游于藝,業精于勤,自得以道,可有翹楚之望。

    修持者,增益减弊也。增則廣開學涯,如填深壑,不啻勞其筋骨,苦其心志,更要抱殘守缺,永無盈滿之心,方可持修久遠:减則達無為之境也,不可從俗沉浮,得喜自矜。指摘利弊,均以修美為高標,不以得失為計較。

    縱觀明覺·慧一之中國畫作品以工筆重彩為主體,融詩、書、畫、印為一爐,且廣推畫风,氣象蔚然,有的作品亦不失畫中上乘,如表現清末民國時期的江南花傘女子,變形誇張,内韵秀美,高雅隽永,耐人尋味。

    蓋其内美所要者有三:一為流光餘韵,那些采用壁畫殘卷爲意象表現的佛像、仕女畫作,深得古雅玄妙之氣象,凝眸畫作,可感知時光干年流動,抑或是歷史凝滯一刻之美妙。在此,中國畫顏料在新的手法嘗試中,大大增强了畫面的細膩、幻化之藝術感染力。

    其二:禅院恍事意象。明覺·慧一能够充分運用文人畫品格,人物誇張的造型,得體精妙的書法,高馳邈邈,格律工整的詩文,加之富有金石之氣的篆刻印章,透出文人畫應有之内涵。

    覺禪書院,吾之齋號也,人物形意,盡來憶昔恍兮忽兮之感覺。這是明覺對禅院恍事意象之深切獨白。

    其三:舊事花容意象。以花喻人,借境喻事,精刻細繪,疏疏朗朗,輕鬆自然,在花開花落間,體悟與表達人生之悲歡。“花貌已隨風吹去,紅雨又落溪上流”。此句正是明覺借丹青而感物咏誌的詩情。

    綜上所言這些文人畫品格,究其肯綮亦與明覺書法有因。觀明覺爲書,得晋元之氣,機鋒回轉,自顯丘壑,收放有度,性情自在。藝進于斯,餘為其師,頗感欣慰:唯增其個性之純粹,藝精于化,意歸于淡,修美久遠,為吾所期。

    乙酉(2005年)夏月王阔海于京華知漢齋

    明覺尺八·空谷·落雪無痕
    明覺尺八·空谷·落雪無痕
  • 大禪若寂 

    大禪若寂 

    禪者,觀心自省,方有所悟;畫者,技生心法,可有所成。禪是畫者藝術巔峰的天梯,雜念則是迷障。授業自心,勝出吳門,沽名釣譽莫如佳作盈心,來者步塵。萬年史記,昭示得失;千載畫風,大美至尊!

    大美若何?大美自傳統、擷精要,似基因,固于潛意識,乃集體記憶中美的共同認知。

    余常思,歲月渺渺,風雨蝕物,壁畫殘卷,境像隐现,疑似缺憾;然時光宛若點睛大師,流光餘韻,斑駁陸離,浮華之貌佚失,深邃之境至深久遠;如千年沁玉,蕴光温人;似永樂鐘震,縈耳繞梁。追其風尚,余將畫境链结千年時光之镕爐,打造歲月印記,鍛煉千古朦朧之美,詮釋時光幻化之意象。 

    余處淨園,思悟古賢,在靜寂中,聆聽天籟之音,觀賞瑤池風荷,彈奏琴瑟之聲,著賦丹青玄色。無喧不燥,寂樂安然!

     丙戌(2006)夏明覺寫于京華覺禪書院

    五臺山清涼閣書院·月色
    五臺山清涼閣書院·月色
  • 二人同言 其嗅如兰

    二人同言 其嗅如兰

    在美术史上,痴心于艺术者大抵有两种类型:卖不出画,从而受穷困之苦,一种是天生资质不够,才情与勤奋都还远远不足者;再一种是大才并具超越美术史之努力者。 

    还有两种人是画卖的供不应求,画运极佳者,一种是适应低俗口味的买家,任其画品、人品低劣不堪;再一种人是操守画品人品,或在最佳社会职位,又画得精彩超人,或为在野之中,选择了高品质之画技与题材,也可做到大卖。

    明觉与慧一即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成功艺术家。

    吾与明觉慧一相交不久即击掌赞其伉俪二人之绝上品之所绘之作,从其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是上上思维之佳构。

    而明觉与慧一其人又都淳厚大气,既具齐鲁人之雅儒,又具足齐鲁文化之涵养,慧一持家之贤淑洁净,令客生喜悦心,明觉厚道热忱之干练,令朋友生怡然心,而在京华艺术界圈子里属少见矣。

    古人云:二人同言,其嗅如兰;二人同心,其力断金。明觉慧一两人合力,其乐融融,其家也祥和,其艺也出彩,其运也必将大兴,是为良友送之吉言耳!

     两仟壹壹年春月(2011.3) 

    —徐公草就于京华宋庄上风堂中

    北京覺禪書院·書房
    北京覺禪書院·書房